智能网2025china.cn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经济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名,民营企业在其中的贡献居功至伟。据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岗位、90%以上的国内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了热点话题。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民营企业可以“推一把”
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过去谈到民营企业,大多数人脑中的印象是技术落后、劳动力密集、工作环境恶劣的“血汗工厂”,而现在,民营企业早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是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遥遥领先”、“民族脊梁”,这是华为公司在技术创新之路上收获的赞誉。近年来华为公司每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都超过5000件。华为公司是全世界第一个将5G通信技术投入商业运营的企业,推出了首款5G应用智能手机,让我国通信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面对外部势力对我国高算力芯片和先进制程工艺的全面封锁,华为公司又主动承担起高性能芯片的研发重任。麒麟9000s芯片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量产芯片工艺突破了7nm级大关,打破了外界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提振了国内自主芯片产业的士气和信心。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民营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有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和研制。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天生的创新优势。民营企业能够敏锐感知市场环境的变化,寻找尚未开拓的商业蓝海,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甚至实现技术上零的突破。
2023年12月9日07时39分,一枚箭体表面漆着鲜红色绸带涂装的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火箭成功将搭载的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这次看似普通的火箭发射任务实际上是全世界第一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燃料运载火箭。
美国SpaceX公司研制的“星舰(Starship)”火箭同样使用液氧甲烷燃料。当“星舰”两次发射失败为全球观众贡献了两场价值30亿美元的“烟火秀”的同时,成立时间不到10年的蓝箭航天一举夺得了世界首次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的桂冠。这次发射成功不但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上的一块空白,还证明了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可以承担重任,助力“国家队”共同探索宇航科技前沿。
发挥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势
充分竞争、直面市场、勇于创新、善于应用,科技创新是深入民营企业精神内核的信条。没有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就不可能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民营企业是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参与者,是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有力推手。
展望未来,民营企业发展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变大变强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民营企业必须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念,坚持科技创新、苦练内功,强化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国内外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民营企业,大有可为。